活用IE (工业工程)达成精益企业

基本信息
课题名称: 活用IE (工业工程)达成精益企业
课题时间: 12H(2天)
授课讲师: 立正专家团队
适合企业: 生产制造型企业
授课对象: 生产、技术部门主管以及精益生产或项目改善推动者
授课形式: 注重案例分析与引导,实用性,并采用互动、游戏、现场演练、疑难解答等方式,使学员在轻松地学习中掌握更多的方法、技能。
课题简介

  世界级制造管理技术之一的Lean Production System(精益生产系统)自1990年名词诞生开始,在世界各国企业间已经成为改善过程中的重要思想之一,而其背后的主要精髓则是不断演化的TPS(Toyota Production System),TPS的主要推手大野耐一说,IE是制造产品的基础工程。
  「工作中超过50%是没有价值或浪费的动作」,这是我们进行现场改善前必须确立的观念,我们看不到浪费,不是因为真的没有浪费,而是因为我们看问题时太过粗心,也就是看得不够细,看得不够细,不是因为不想看细,而是因为看问题时没有足够的知识与技巧,而IE(Industrial Engineering, 工业工程)则是协助我们认识问题的技巧的重要工具,换句话说,可以透过对IE的学习,让我们看问题而知其浪费所在,不会雾里看花。

内训目标

  让学习者能在最短时间内,清楚理解IE的精神及其运用的相关工具,并将所学内容实际运用到工作改善中,可以避免一般上课后与实务无法结合之弊端。

课题纲要

 ■ IE的基本Concept
 ※ IE是实践最少浪费的方法
 ※ 动作的十二大浪费、可动率的六大损失
 ※ 生产作业的七大浪费
 ※ IE是一种看问题的技术

 ■ 方法研究的工具
 ※ 流程分析
 ※ 产品工艺流程分析、作业流程分析
 ※ 联合作业分析:人机作业分析、共同作业分析
 ※ 动作分析
 ※ PTS、双手作业分析、动素分析、录像分析
 ※ 动作经济原则

 ■ 布置研究的工具
 ※ 搬运(物流)分析
 ※ 搬运的浪费、搬运改善的方法、看板方式、拉式生產
 ※ 产线设计
 ※ work cell的设计、组装线改善的原则、One Piece Flow生产
 ※ Line Balance
 ※ Takt Time的算法、Cycle Time 与 Takt Time在改善上的意涵
 ※ 平衡率的计算

 ■ 作业测定
 ※ 时间分析
 ※ 时间分析的用途、时间分析的工具、时间观测与分析的注意事项、时间观测的方法
 ※ 宽放(Allowances)
 ※ 标准时间
 ※ 标准时间的构成、标准时间的设定
 ※ PTS法
 ※ MOD法、MTM、WF

 ■ 五种现场管理手册
 ※ 作业管理的意义
 ※ 作业标准及作业标准书的作法
 ※ 丰田的五种现场管理手册

 ■ Lean Production(LP)的概论
 ※ LP的精神与特征
 ※ 五大原則、十四種工具
 ※ 其它制造策略对LP的影响
 ※ (以下多数案例皆为十余年指导企业之实作案例)

1.某全球知名鞋业实施案例
该企业所制造之产品生产量在全球排名前三大,鞋业近几年面临劳力成本不断上升以及产品多样化、短交期的多重压力,本案例在分享其运用Lean Production时,如何以IE工具来解决问题,以及执行的过程所遭遇的问题。

2.汽车制造的案例(非指导案例)
观赏资料影片,了解现代化汽车制造产线之设计模式,如何展现Lean Production的精神。

3.某全球知名电子业实施案例
该企业所制造之产品销售量在全球排名前二大。在现场改善方面应用IE手法进行数个循环的改善,从这个案例,可以清楚了解手法的应用以及如何快速达到应有的效果。

4.案例演练
课程中将依据课程内容,安排三个个案讨论与演练,从实际拍摄的影片中,学习观察问题、运用所学习到的IE手法进行改善,透过这些案例的演练,可以保证学员在本课程后能正确且有效使用学习的工具。

  上一篇:现场效率改善督导师
  下一篇:单元生产培训
>>返回上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