通过IE提高生产效率

基本信息
课题名称: 通过IE提高生产效率
课题时间: 12H(2天)
授课讲师: 立正专家团队
适合企业: 生产制造型企业
授课对象: 生产厂长、生产技术人员、IE工程师、品质工程师、研发发工程师、中阶以上制造主管等
授课形式: 听讲 讨论 案例分析
课题简介

  课程以有系统方式深入讲授工作改善IE技巧,辅以实战改善案例,使学员能够立即套用,结合实际进行改善,使企业可以立即收到改善实效;加上必要的实例说明,以及小组演练,使学习者能迅速掌握技巧,袪除误会与疑难,回厂后就可以担任合格的IE工程师。

内训目标

1.介绍工作简化的方法与程序分析对生产力提升作用及效益,以及生产标准化的步骤
2.系统教导动作经济原则的原理和应用,并结合企业内外的案例进行实战训练
3.学习如何结合工具进行动作,流程,人机,布置等基本要素分析
4.经由分析手法的应用说明与实际演练,教会学员如何应用程序分析,进行效率提升的改善
5.如何应用多动作图进行人机之间配合的分析,结合案例和企业现状分析以提高人、机效率的发挥
6.如何透过生产线平衡系数的应用以提高生产线效率
7.学习标准工时结构的分析、建立步骤、时间衡量分析及标准产能的建设

课题纲要

 ■ 第一篇 改善目标设定
 ■ 第一章: IE工作概论
 ※ 1.1 IE历史:泰勒与基尔布雷斯夫妇
 ※ 1.2 传统IE对员工效率的影响
 ※ 1.3 现代IE对公司运营的影响

 ■ 第二章: IE改善目标设定
 ※ 2.1人均效率、设备利用率的缺陷
 ※ 2.2 IE改善必须为公司真正带来利润
 ※ 2.3 七种浪费

 ■ 第二篇 IE七工具
 ■ 第三章 时间研究(IE七种工具之一)
 ※ 3.1 马表测时法
 ※ 3.2 观测结果分析处理

 ■ 第四章 生产线平衡与改善(IE七种工具之二)
 ※ 4.1 生产线平衡
 ※ 4.2 乌云图设定(返工、报废情况下的生产线平衡)

 ■ 第五章 动作效率改善(IE七种工具之三)
 ※ 5.1作业员动作分析(MOD法)
 ※ 5.2 动作经济原则
 ※ (1)人体的使用原则
 ※ (2)工作场所的布置原则
 ※ (3)工具和设备的设计原则

 ■ 第六章: 程序分析(IE七种工具之四)
 ※ 6.1 直列型程序分析
 ※ (1)程序分析符号
 ※ (2)程序分析的种类
 ※ (3)流程程序分析
 ※ 6.2 程序分析在搬运问题中的应用

 ■ 第七章: 生产线布局分析与改善(IE七种工具之五)
 ※ 7.1 布局三种类型
 ※ 产品线布局
 ※ 产品族布局
 ※ 机群布局
 ※ 7.2 系统布局法SLP
 ※ 从到表
 ※ 综合相关图
 ※ 区块关系图

 ■ 第八章 标准操作SOP(IE七种工具之六)
 ※ 8.1 计算节拍时间
 ※ 8.2 确定生产顺序
 ※ 8.3 确定标准在制品

 ■ 第九章 工作抽样(IE七种工具之七)
 ※ 9.1 设备综合效率管理
 ※ 9.2 工作抽样

 ■ 第三篇 持续改善分析
 ■ 第十章 损失分析
 ※ 10.1 理论人数的计算
 ※ 10.2 损失分析

  上一篇:精益生产实战训练--微利时代
  下一篇:《小批量多品种生产》精益生产
>>返回上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