■ 第一篇 改善目标设定
■ 第一章: IE工作概论
※ 1.1 IE历史:泰勒与基尔布雷斯夫妇
※ 1.2 传统IE对员工效率的影响
※ 1.3 现代IE对公司运营的影响
■ 第二章: IE改善目标设定
※ 2.1人均效率、设备利用率的缺陷
※ 2.2 IE改善必须为公司真正带来利润
※ 2.3 七种浪费
■ 第二篇 IE七工具
■ 第三章 时间研究(IE七种工具之一)
※ 3.1 马表测时法
※ 3.2 观测结果分析处理
■ 第四章 生产线平衡与改善(IE七种工具之二)
※ 4.1 生产线平衡
※ 4.2 乌云图设定(返工、报废情况下的生产线平衡)
■ 第五章 动作效率改善(IE七种工具之三)
※ 5.1作业员动作分析(MOD法)
※ 5.2 动作经济原则
※ (1)人体的使用原则
※ (2)工作场所的布置原则
※ (3)工具和设备的设计原则
■ 第六章: 程序分析(IE七种工具之四)
※ 6.1 直列型程序分析
※ (1)程序分析符号
※ (2)程序分析的种类
※ (3)流程程序分析
※ 6.2 程序分析在搬运问题中的应用
■ 第七章: 生产线布局分析与改善(IE七种工具之五)
※ 7.1 布局三种类型
※ 产品线布局
※ 产品族布局
※ 机群布局
※ 7.2 系统布局法SLP
※ 从到表
※ 综合相关图
※ 区块关系图
■ 第八章 标准操作SOP(IE七种工具之六)
※ 8.1 计算节拍时间
※ 8.2 确定生产顺序
※ 8.3 确定标准在制品
■ 第九章 工作抽样(IE七种工具之七)
※ 9.1 设备综合效率管理
※ 9.2 工作抽样
■ 第三篇 持续改善分析
■ 第十章 损失分析
※ 10.1 理论人数的计算
※ 10.2 损失分析 |